• 站内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信安全国际合作委员会

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公信安全国际合作委员会

1、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公信安全国际合作委员会

近年来,世界变乱交织,全球安全、地区安全变得愈发复杂与多样,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面临重大考验。怎样破解安全难题、维护中国海外资产和人员安全,促进全球和平稳定,是我国以及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积极开展海外国际安全合作,有效地保护“一带一路”成果和国家海外资产以及我国人员海外安全势在必行。因此,出入境人员基本信息、品信评估等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国家安全,打击电诈、欺诈、洗钱、间谍等犯罪活动,提升治安水平意义重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方针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安全及信用环境,搭建、构造、拓展具有优势的国际公信及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促进具备标杆性和公信力的第三方认证工作,2025年3月,中国京安器材集团与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联合设立“公信安全国际合作委员会”。

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在信用理论研究、品信评估服务、信用监督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行业作用,尤其是品信评估模式及其标准在国内具有引领地位。品信评估能够为确保出入境人员基本信息与信用信息认证准确,预防电诈犯罪以及其他犯罪,保证国家以及友好国家安全、国际信息安全提供良好抓手。

2、业务职能

(1)公信安全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业务职能包括:

(2)利用专业知识和资源优势,提高信用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及应用水平;

(3)依据海内外不同国家的信用评级方法及管理准则、结合中国创新型信用及经济评估标准体系,推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信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促进具备标杆性和公信力的第三方认证工作;

(4)结合有效且可行的科技或非科技手段,协助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机构、企业等需求方调查公益违法和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针对违法主体发起公益诉讼,向机构、企业、个人或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质的法律服务和协助等,营造良好的社会安全及信用环境;

(5)协助国内外的各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各类型的园区、大中小微型企业等信用体系主体,分析其在社会治理和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配合使用大数据管理及AI等高科技技术协同,有针对性地设计企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及所关联的安全体系综合解决或治理方案;

(6)举办各类信用经济理论的研究,组织和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国内外的法律交流、素质教育培训,协助提供线下或线上的解决方案大数据平台和方案模块,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同,推动各类合作成果落地;

(7)打造能协同传播中国文化、科技、公信影响力的国际化公信及安全平台,

3、宗旨、理念及意义

宗旨:合作、交流、共赢

理念:合作促安全、安全保发展

意义:为我国及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共话安全防御形势、共享安全防御理念、共商安全防御对策的全新平台,携手各国力量,汇聚各方智慧,以高水平信息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让安全防御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推动构建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4、主要人员

首席顾问:李新

顾问:张发升

主任:王大飞

执行主任:雪原

副主任:曾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