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文章
品信评估专业委员会(原品性评估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7月5日。专委会以“推动行业规范快速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品信评估理论研究、标准研制宣贯、教育培训、品性评估技术应用以及评估纠纷化解等工作。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弘扬诚信理念和忠诚素养;推动建立品信评估行业专家队伍,开展品信评估行业理论和实证研究;联合品信评估行业各种力量,服务于品信评估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服务于品信评估行业人才建设,服务于品信评估行业发展;维护专委会委员及成员合法权益;倡导和推进品信评估行业诚信自律、信用管理、规范发展,推进品性评估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组织、协调、指导、推动品信评估相关的研究工作,开展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完善行业发展理论支撑体系;组织开展品信评估团体/行业/地方/国家标准研制,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组织开展行业期刊编辑、报告发布;组织承办品信评估政策标准宣贯、行业培训等活动;推动品性评估行业生态发展,加强各成员间的联系与合作,助力品信评估机构品牌打造,维护品信评估机构及评估主体权益,促进各品信评估机构事业发展;推动品信评估理论实践落地,助力用人单位防范用人风险。
专委会委员分为单位委员和个人委员两类,委员研究或工作领域须与品信评估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且委员在业界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具体来看,专委会委员由品信评估专家、高校学者、信用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品信评估相关设备生产商、品信评估用户单位负责人等组成。
专委会成员分为单位成员和个人成员两类。其中,单位成员包括国内各类工商企业以及品信评估相关研究机构、信用社团组织、各行业协会、各类公共服务机构等机构;个人成员包括成员单位推荐的负责人以及经个人申请专委会审批的在品信评估行业有较大影响或有利于品信评估行业发展的其他个人。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狭义的信用定义围绕的是金融市场上双方的借贷关系,而广义的信用定义“是一种建立在双方信任基础上所做的承诺或约定”,该定义突出了信用的契约本质。
基本定义:
质量契约:质量是附着在产品或服务上的信任,其可以表现为经济利益。质量即信任 。企业或个体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签订多种契约,均以质量契约为底层支撑。质量契约带来的就是质量信用。
质量信用是“对质量契约的遵守”,存在三种形式 :
1)质量社会信用(Quality Social Credit,QSCr)
2)质量经济信用 (Quality Economical Credit,QECr)
3)质量心理信用 (Quality Psychological Credit,QPCr)
为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填补信用评价领域空白,以信用价值赋能社会经济发展,构建信用平台。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联合多家国央企共同起草制定品信评估标准体系。
品信评估标准体系:
(1)《品信评估业务流程规范》T/BSCPCP 01-2023
(2)《品信评估报告编制指南》T/BSCPCP 02-2023
(3)《品信评估对象适用范围》T/BSPCPC 03-2024
(4)《品信评估机构建设规范》T/BSPCPC 04-2024
(5)《品信评估师技能要求》 T/BSPCPC 05-2024
品信者是品信评估的应用开发,即通过质量契约的信用评估,尤其是信用质量的评估,进而实现对缔约者的评估。
品信者将信用质量区分为“道德仁义礼智”等六级,可以“生计、获利、名声、亲友、喜好、指派”等六个维度予以定量体现。
品信者是品信评估的应用开发,即通过质量契约的信用评估,尤其是信用质量的评估,进而实现对缔约者的评估。
品信者将信用质量区分为“道德仁义礼智”等六级,可以“生计、获利、名声、亲友、喜好、指派”等六个维度予以定量体现。
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个人或组织信用信息,并向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活动,以帮助市场主体判断和控制信用风险,对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注释:信用评估业务通常被分为企业征信、个人征信和财产征信。个人征信包含金融征信“征信报告”“品信信息查询报告”“调查信息”;社会征信“执行人”“司法案件”“诉讼、仲裁”“行政处罚”“商务失信”
这部分属于“品信者”的“事实信用”。
“事格评估”一方面是对于所从之“事”,从生计、从获利、从名声、从亲友、从喜好、从指派……等各个方面的“知之理”。
这部分属于“品信者”中的实践态度。
另一方面是对于人是否“适格”的评估。从道、德、仁、义、礼、智……等不同层级的标准就所从之“事”(职业、岗位等)的”诚”进行评估。从“信”的角度体现”诚“。通过配合程度表达“自愿性”
这部分属于“品信者”中的情感态度。
“变格”就是改变外部条件之“事变”,从而引起反应乃至决策变化的“人变”。通过评估人变和事变的基本关系如何,从而对经验价值与决策价值进行区分。
品信者”系统的品具评估主要指的是多道仪测试评估。
多道仪又称测谎仪,其能帮助评估人员就相关命题针对评估对象的言语真实性(truthfulness)进行分析判断,曾广泛的应用于犯罪调查和安全防范甄别活动中。
为在信用领域引入测谎(心理测试)技术奠定基础,以“微观信用学”实现了信用评估与测谎技术的学理学科融合